地坐了数十个同样打扮的僧道,外面人听见一直没断过的梵音和咒语,其实就靠这些人接力施行。
可即使如此,他们也是面目苍白,嘴唇干涸,明显都已经到了快要撑不住的地步。
殿中一角,在那翻飞的薄纱之后,隐隐坐着一个人,宛如雕塑,动也不动。他身边伫立着一个童颜鹤髮、仙风道骨的道人,面色淡漠,可眼中却暗藏着唏嘘。
忽而,又是一声霹雳响起,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,砸在黄色的琉璃瓦上,很快雨势变大,竟仿若天破了个窟窿也似,即使在殿中也能听到大雨倾倒而下的声音。
这雨势大到甚至压制住了殿中的声音,这些念经声和施咒声越来越大,越来越急,甚至人在近处都听不清其中的音节。倏然有一个和尚倒了下来,紧接着接二连三有人倒下了。
一见前面有人倒了,后面便有人接上,可倒下的人越来越多,竟是接替不上。
咔擦!
随着又一声霹雳,寒川子大声喝道:「停!」
明明见他声音并不响亮,却是震得所有人都为之一颤。
殿中很安静,甚至连呼吸声都不可闻。
坐在那里的人突然动了,他站了起来:「寒道长,成了?」
寒川子暗嘆一声:「陛下,贫道早说过,尽人事听天命。」
此人一身明黄,伫立在薄纱之后让人瞧不清楚面孔,只知道其身形高大,别有一番威仪。
忽然,他动了一下:「好一个尽人事而听天命!寒道长与诸位高僧道长都辛苦了,朕答应尔等的事自会办到。」
语罢,此人便向殿门外走去。
紧闭了多日的殿门终于从里面打开,福成看到出现的人,鬆了一口气。
「陛下。」
「着手为太子办丧事,按帝制风光大葬。」
晋安帝就这么一个儿子,太子死后,朝堂上也暗起波澜。
先帝共有八位皇子,弘景三十二年没了三个,如今除过已是九五之尊的晋安帝,还剩下安王、庆王、鲁王、吴王。其中安王前两年犯了一场事,被晋安帝圈禁,也就是说还剩下三位王爷。
这三位王爷,早先年庆王受陛下看重,最近这些年却不知为何原因冷了。至于鲁王和吴王,晋安帝一直表现得不咸不淡。这种事态不明的情况下,家家都有机会,倒是让人一时琢磨不透到底花落谁家。
而晋安帝也一直没有表示,任京中因为过继之事风起云涌。
至于为
何所有人都认为是过继,而不是晋安帝自己再生一个。太子早就是过了今日没明日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