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窈看出她的紧张, 回身向慕怆道:“不必守在这里。我能应付。”
崔循临行前特意将慕怆留下来, 看顾她的安危。有学宫遇刺的前车之鉴在, 慕怆这次尤为谨慎, 算得上寸步不离。
得了萧窈的吩咐后, 慕怆又看了一遭。
确保这妇人并无异样之处, 依言退到门外,并未走远, 依旧屏息听着动静。
“坐吧。喝杯热茶暖暖身子。”萧窈温和的目光落在她身上,声音轻柔。
芸娘低声谢恩,小心翼翼落座。
她抿着温热的茶水,嗅着香炉中逐渐散出的安神香,不安的情绪得以稍稍缓解。
萧窈将齐牧那封亲笔信又细细看了一遍, 不动声色笑道:“齐参军说, 若非经你提醒,他部下那百余人入了叛贼设下的陷阱, 只怕要悉数折在其中……夫人忠义, 我该向你道谢才是。”
芸娘连忙摇头,手指不住摩挲着瓷盏上的花纹。
萧窈道:“夫人不要谢礼, 却想要见我,是为何事呢?但说无妨。”
芸娘咬了咬唇,苍白而干涩的嘴唇几乎渗出血。
又喝了口水,似是终于拿定主意,抬头看向萧窈,眸光颤动:“民妇想要用一个秘密,向您讨个恩典。”
萧窈压在信上的手轻轻叩了叩书案,目光触及那句“此妇有一夫婿,名成志,疑与叛贼勾连”,徐徐道:“夫人请讲。”
“公主可知,此次疫病并非天灾,而是人祸。”芸娘的声音不自觉发颤。
她从有此揣测那一刻开始,便惶惶不可终日,日夜煎熬。如今说出口,除却惶然,竟也骤然生出种解脱感。
芸娘大着胆子,直视面前端坐着的这位贵人,却并未从那张温柔貌美的脸上看到想象中的错愕。
萧窈对此并不意外。
她早就同崔循讨论过,这场疫病来得太过蹊跷,成了令天师道死灰复燃的东风,背后决计少不了有人推波助澜。又或者,从一开始便是有人蓄意为之。
她不信鬼神,自然也不信什么能治疫病的符箓。
翻看天师道从前那位教主陈恩的生平经历,他曾随着方士当过学徒,又在市井中混迹多年,有些装神弄鬼的小把戏也是情理之中。便如她从前用些小把戏,就能将王旖吓得魂不守舍。
只是这些道理,将其奉若神明的信众是听不进去的。
民生自煎熬,身处绝望之中想要寻求慰藉,是人之常情。
故而萧窈在此事上,一直认为堵不如疏,若非执迷不悟之徒,不必斩尽杀绝,否则只会令矛盾激化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