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知道这个小姑娘有多得两宫宠爱。
这头送着嫁妆, 吹吹打打一抬抬绑着大红绸缎的嫁妆送出门去,引得路人围观, 帝都贵胄人家虽多,这样热闹的嫁妆一年也看不到两三回。
前头有三位圣人的赏赐打头, 那规格就提了上去了。
何况外头人还不知道, 前儿皇后娘娘又打发了人回承恩公府, 赏了一千两金子给苏棠做添妆。
这头送嫁妆热热闹闹,直送了一日,到了晚间日头都要下山了, 最后一台嫁妆才进了沈府。
热闹还没散完,又见五军开道, 寿康宫大太监周玉与礼部侍郎王大人前往承恩公府宣旨。
奉慈谕, 承恩公世子嫡长女苏氏淑德昭穆, 恭敬和顺, 着封为郡君。
承恩公府阖家大喜,接了旨意, 承恩公苏栩都欢喜的两眼放光,和世子一起请两位宣旨官里头奉茶,还回头吩咐:“不是早预备明日的鞭炮吗?这会儿先拿几盘出来放起来。”
倒是世子爷持重一点,还没有承恩公那般喜不自胜。
底下有人应了,果然搬了几盘,立时在门口就放起了鞭炮来。
立时又引了无数人来看这喜庆。
这样的殊荣,倒也确实比十里红妆更难得的多了,一朝一代都没有几个。
郡君惯例是封给亲王庶女的,且还不是个个都封,向来需要请封,有时候也有公主之女得封,不过那种多少都是有原因的。
就如先帝朝帝都最有体面的小郡君,便是先帝姑母宁国大长公主之女,从小养在皇后宫里,与皇后感情甚笃,与公主也差不多,出嫁的时候,皇后亲自求了皇上册封了郡君。
已经是很体面了。
这是多少贵女都比不上的优待,如今这位郡君随夫在任上,也有十来年没有回京了。
如今苏棠不仅得了赐婚的荣耀,更是身无寸功便得封郡君,对于苏家,那自然是意外之喜。
也难怪承恩公那么欢喜。
由此可见,皇后娘娘何等受宠,只是皇后的侄女,不过是得皇后喜爱些,就能获封郡君,真可算是前无来者了。
而且皇后如今又生下了皇长子,那今后自是比以前更好,承恩公如何不欢喜呢。
苏家一门荣耀,如今都系于皇后一人。
苏少夫人当然也是欢喜的无可不可,女儿得皇后青眼,果然是好事。
虽说赐婚的事情略有点意外,不知为何皇后改了主意,又独断专行,女儿没有做成亲王妃,让她私底下也有些不满皇后。
只是没敢当面说,只自己念叨了几回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