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萧云见状,竟亲自执了他的手,蘸了药酒缓缓揉按。
萧云批阅军报,澜霖便在一旁研墨。将军的字铁画银钩,澜霖偷偷临摹,却总不得其法。某日萧云从他身后俯身,掌心覆在他手背上,引着他写下:铁马秋风,不如君伴。澜霖耳根一热,墨汁滴在纸上,晕开一片。萧云低笑:“重写。”
军中寒苦,帐内只一盆炭火。澜霖怕萧云旧伤畏冷,总抱着汤婆子先替他暖了被褥。萧云有时深夜议军事归来,见他蜷在榻边睡着了,便解了大氅盖在他身上。有一回澜霖惊醒,慌忙要起身,却被萧云按回榻上:“睡吧,本将不冷。”
日久天长,军中将士皆知,将军待这少年不同。
某次行军途中遇雨,众人避于山寺。萧云旧伤发作,高热不退。澜霖衣不解带侍奉汤药,夜里萧云昏沉中攥住他手腕,嘶声道:“别走...”澜霖只得和衣卧在榻边。
半梦半醒间,忽觉萧云手臂环过他腰间,将他揽进怀中。澜霖僵着身子不敢动,却听头顶传来均匀的呼吸声,原是将军梦中无意识之举。
自此,萧云待他愈发亲近。议军事时允他旁听,狩猎时带他同骑,甚至亲手为他束发。澜霖起初惶恐,后来渐渐习惯,偶尔将军晚归,他还会倚在帐前等候,手里捧着一盏温着的参汤。
将士们私下议论:“将军这是要收他作义弟?”唯有副将看得明白,那日萧云教澜霖射箭,少年拉不开弓,将军便从身后环住他,手把手引弦。箭中靶心时,澜霖回头一笑,萧云的眼神,分明不是看兄弟的神情。
第四折
萧云殒后,副将所见的新坟确是衣冠冢。真实情形是——
天帝于凌霄殿上观尘镜,见萧云魂归地府时犹攥着半截红线,澜霖殉情前更将毕生修为凝作相思泪滴入黄泉。
殿前青鸾仙使奏道:“司命星君为弟逆天改命,当受天雷之刑。”
天帝却叹:“情之所钟,虽神佛难阻。”遂颁下特旨:
其一、许兔儿神归位后仍可化形人间,惟不得干预凡人命数;
其二、允司命星君每百年分一缕神魂下凡,与弟续缘一世;
其三、将南疆蝴蝶谷设为阴阳驿,那墓碑实为通天玉阶,碑前梅酒乃月宫琼浆所化。
第五折
自此每逢甲子春分:
吐蕃商队曾见红衣公子与黑甲将军共骑雪豹,于冰川采并蒂雪莲;
高丽贡使遥望二人汉江泛舟,船头摆着中原样式的合卺酒器;
波斯胡商更赌咒发誓,说在琉璃坊见过将军为少年簪金丝石榴花,那花蕊里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